今天去參加一個有關「長照」的座談會,演講人之一「張善政」。
說明,未來政府應該朝向「預防醫療」的方向去執行,才有機會減輕健保的支出,以達到「實質樂活」的目標。意思是說「預防」的花費,會遠比「治療」的花費要省得多。
「預防勝於治療」的道理大家都懂,但我在市場上看到的情況,真正能做到的少之又少。
「保健食品」怎麼吃最有效?答案是「健康的人」吃效果最好。因為它能大大的減緩老化的速度。
舉例來說:
很多女孩子為了留住青春,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長期固定的在「保養」,所以讓很多女人60歲看起來像40歲。反之,如果女孩子等到60歲才開始保養,就算花再多的錢,都不可能「回春」看起來像40歲。
換句話說,無論是「眼睛」、「體內器官」及「身體代謝」都是如此。
如身體健康亮紅燈,正常步驟應該是:
「症狀嚴重時」:以藥物為主,先控制穩定下來後,配合保健品減緩惡化速度。
「症狀輕微時」:適當飲食及保健食品,讓症狀減輕,持續維持穩定甚至恢復健康。
「無任何症狀時」:配合適當飲食加保健食品,效果最佳,維持最久。
身體已出了問題再吃保健品,效果往往會不如預期,因為大部份人耐心不足,都以「藥品」的想法在期待短期內能改善,我只能說,在很多時候很困難⋯⋯
保健品無法取代藥品,當然藥品也不能像保健品長期服用,應該要相輔相成才是王道。
這簡單觀念跟大家分享😊